|
《干货》|化粪池清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“大盘点”时间:2022-06-07 《干货》|化粪池清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“大盘点”化粪池清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!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过滤沉淀的装置。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,上层的水化物进入管道流走,防止管道堵塞,给固化物(粪便等垃圾)充足的时间水解。化粪池是指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,厌氧消化污泥的小型处理构筑物。 化粪池清理质量要求: 化粪池的清理周期与粪便污水的温度、气温、建筑性质、排水水质和水量有关。如果设计清理周期过短,化粪池粪便浓度过高,设计清理周期与实际清理周期差距过大,影响正常发酵和污水处理效果,甚至造成粪便外溢,影响环境卫生。如果设计的清理周期过长,化粪池容积过大,会增加成本。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要求清理周期为3~12个月。在实际设计中,3~9个月作为额外周期,而酸发酵阶段的酸发酵周期为3个月,酸衰退周期约为5个月。实践证明,清理周期的确定应考虑三个因素:污水处理效果、建设成本和管理。一般情况下,清理周期不应少于12个月。 一、粪便运输; (1)粪便中转站(堆场、码头)设施应完好、整洁。运输的粪便污水应存放在密闭的化粪池中。粪池应当符合防渗漏、防臭气扩散和防蝇的要求,并配备防火防爆安全设施。 (2)粪池内的粪便应及时运走,不得溢出。 (3)输粪管道应完好、畅通,闸阀应严密无破损、滴漏。 (4)运输作业过程中,粪便不得污染水体和作业场地。洗涤作业现场的污水应当妥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或者收集池,不得直接排入附近水体。 (5)人力收集车向机动车转移粪便时,运输作业应紧密衔接,不得在主干道上随意停放粪池、粪桶和手推粪车。 (6)卸粪时要小心,不要将粪便洒在卸粪口周围的地面上。作业结束后,应及时清理卸粪口和作业现场。 (7)粪便中转站(场、码头)应有灭蝇措施。可见范围内,苍蝇不超过3只/次,无蛆,臭味不超过4级。 二、运输车辆排泄物: (1)车辆状况良好、清洁,车身无粪便、污物。 (2)装载容器应密闭。粪闸阀和进粪口应密封严密,并采取防滴漏措施;运输过程中不得有滴漏、遗洒,车辆离开后应清理现场。 (3)装载应适当,无溢漏;装载的粪便应当及时排出,不得在罐式容器内长时间滞留。 (4)粪便应按指定地点及时排放,不得随意排放。 (5)运输作业结束后,应及时清理车辆及辅助设施,不得遗留粪便、污物。 三、清洁操作标准: (1)化粪池内清理的粪便、污水、污渍等应清除并妥善处理。 (2)确保服务范围内的所有化粪池粪便污水不溢出。 (3)如发现化粪池污水溢出等异常情况,必须在接到通知后8小时内处理。 (4)在清理过程中,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。 四、清洁操作程序: (1)用铁钩打开化粪池盖板,然后用长竹竿(8m)将化粪池内的杂物结块层搅起。 (2)将吸粪车开到施工现场,设置吸粪软管(5米长,3根备用),放入化粪池中。 (3)启动吸粪车开关,吸出粪便,直至吸出化粪池内的粪块,防止弄脏工地和路人的衣服。 (4)盖好化粪池井盖,用清水冲洗工作场地和所有工具。 (5)每年清理一次,一级池90%,二级池75%,三级池所有硬表面。 (6)清理后,目测井内无泥沙漂浮,出入口畅通,防止污水溢出地面。 (7)化粪池井盖开启10~15分钟时,人不得袖手旁观池。禁止在池边点火或吸烟,以防人员被沼气灼伤。 (8)不允许人员在池中工作,以防中毒或溺水。 (9)化粪池井盖打开后,工作人员不能离开现场。清理完毕后,随手盖上井盖,防止行人掉入井内发生事故。 |